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最近在读麦克。法夸尔的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恩,起码从一种视角了解了一点点文革历史。

全书分三卷。

第一卷,1956-57年,涉及到了第一次跃进没怎么动员起来,然后大鸣大放了2个月就突然没了,主席的面子估计有点挂不住啊。但是感觉毛还是没有我之前想象中的那么独裁,应该还是蛮团结人的,否则也不可能从最初残酷的党内斗争中站稳脚跟。然后党内高层其实因为斯大林的倒台等原因,对毛的地位问题估计也有点矛盾。刘副主席们的遭遇从这个时候应该就埋下了伏笔吧。总体来看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应该对毛后续的思想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影响。从大鸣大放的情况看,那个时候的大学还是有点意思的。

第二卷,1958-1959无疑就是大跃进了,突然来的人民公社,大锅饭,从本来的大丰收到大饥饿(真相到底是丰收还是欠收估计也没人研究得清楚。)大炼钢铁也就炼了几个月。最后毛喊停啦,感觉这个时候毛专权更厉害了,其他党领导人们也基本是热衷搞这些共产主义运动的。讲到刘主席时,无疑连作者都佩服的优秀的品质。真越来越感觉,这都不是人的问题,都是TMD制度问题。我想就算没有陈李引入共产主义,也会有其他人的。时间和地理的因素就决定了,这个国家注定是这样的命运。1959年庐山会议无疑是文革的前奏曲,毛的个人专断从此因为其他人的沉默而开始肆无忌惮了,彭这个‘农民的儿子’从此走向了悲剧,整个社会也从因为大跃进问题可能要变右立马转向反右了,本来可以结束掉的大跃进又延续了一年多,林彪也得以上位。1959年又是西藏问题,中印争端,1960中苏变坏。<牌楼公社大锅饭期间,吃山芋稀饭,挖树根,有时吃糠,饿死了不少人,从书中的记录看安徽是损失最大的省份之一)
第三卷,1961年开始大跃进终于真是结束掉了,毛没有诚恳的反省自己,只是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底线-农村集体以生产队为工分核算。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应该是为文革埋下了矛盾的种子,刘表面上已经是国家主席了,但是党主席毛马上要回来啦。农村单干的兴起,中印1962年冲突,中苏开始论战,毛始终担心他心中的农村集体化,正统的马列主义会被修正注意给搞垮,退居二线半年左右毛就搭起了自己的班子。1963年是中苏对抗最严重的时刻,各种会议吵架,还有意识形态宣传攻势,尤其是那篇论培养接班人重要性的文字,无疑已经说明毛已经有了计划了,可是他身边一干人等此时还没有觉察到危险已经在身边了。64年,核弹成功了,虽然赫鲁晓夫垮台了但是中苏还是彻底分裂了,被苏联剔出了社会主义集团,但也有好处,有了法国朋友的承认(都不愿意在各自阵营有一家独大),越南内战也要开打了,中国成了坚强后盾。然后就是64年底,毛开始怀疑刘邓了,71岁生日宴上已经在警告了。在社教运动,四清上,毛觉得邓忽视他,刘反驳他,毛说有人开始翘尾巴了,有人在搞独立王国了…江这个时候开始从文化领域走上前台,上海的宣传部门的人开始要登上历史舞台了。65年,悲剧就要开始,整肃彭/罗/陆/杨,支持攻击吴晗,畅游完武汉长江,主席66年亲自出马了。

纵观大局,整个制度和党的决议形式就决定了毛的地位不可侵犯,周越来越听话可能真的只适合利用个人风采做外交,刘只不过是毛提拔起来的而已,毛能提他上来能在高饶事件中保他当然也很容易赶他下去,元帅们呢,彭被打倒后,林成了毛的忠实吹捧者。毛始终有对共产主义的思路,集体化不可侵犯,对革命的热情,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排斥。然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的突然下台,他肯定感到自己的危险(杨被发现搞窃听感觉就是自作孽)。党内整风估计对很多高级党员干部的影响很深,造成了人格上的缺陷,加上一些左倾分子的支持(比如上海的柯),一些阴谋家的捣鬼(康陈),江青在文化领域的发动,一场从下而上的党内自我革命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