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 – 宫崎市定

国内教育总是把科举说得很简单,‘封建’‘僵化’无它。可是后来慢慢了解到科举真的也不简单。起码秀才进士们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可是到底对科举的很多名词很多考试不是很清楚,终于有这本书可以梳理梳理了。

基本宋后科举都包含了学校考试和科举考试两个阶段。学校考试并不能归入科举考试,但因为明开始必须是生员身份也就是秀才,也就是各地国立学校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科举。所以入学考试,也就是所谓的童试,三年举行两次,分三个阶段,县试,府试和院试。应考童试的考生叫童生无论年纪。县试和府试由知县和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学政支持,学政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到各省的教育长官,三年任期,不隶属于总督或者巡抚。

院试合格后成为生员,进县学或者府学。有了秀才身份,基本是有了准官吏的待遇。

岁试是学校内教育考试,但因为上升渠道太窄,周期太长,生员都不重视。制度漏洞或者官方也漠视也是要求9年参加一次即可否则有除名危险。大家都很重视科举选拔考试前最后一道的科试,科试成绩优秀的叫举子,可以参加乡试了。岁试和科试都由学政主持。

乡试三年一次,省会举办,为期三场,一场三天,中秋前一周。逢皇家大喜有恩科。大省录取90左右小省40,三年啊百里挑一!!!乡试第一叫解员。

次年二月京城举人覆试,选拔参加会试的新和老举人。举人赴试是奉旨的享有路费和通关优先。三月会试在贡院举行。会试同乡试一共三场七天,到清中后期基本每次300左右,大概30挑一,会试第一叫会员。会试后基本就不再淘汰了,除非有留级才能参加殿试的。

科举起源于隋要废除贵族门阀政治(也不同于春秋战国时的世袭贵族了),转向官僚政治。唐在转型时期,两方博弈,最终贵族们妥协了。宋因为天子越来越独裁,一方面增加了殿试,所有进士都是天子的门生了,少许根除了派系党争风险。二来经济变好读书人越来越多,出版越来越多,宋初转文大量青年政治家出现。

再往后进士储备太多僧多粥少,王安石提出了先进的学校体系,想以后依靠学校教育制度期待科举。可惜,事与愿违,学校制度到了后面就演变为科举的入门考试了。估计太需要钱了吧,百年树人啊,相比科举把教育寄托于民间只需要搞考试可省事多了,而南宋也自身难保了。明清把科举发扬光大,也是一开始武力打天下需要大量人才到了后面就维持不下去,最终流于形式,走向了死亡。

总之先入学校成生员秀才(成为生员也不简单啊),而后秀才到进士是三千取一!

落第者中愤青可不少,黄巢,帮朱全忠灭了唐的李振,帮建立西夏国的张元,帮助李自成的牛金星,还有几次院试不中考不上秀才的洪秀全……(当然也包括安庆院试第一,江南乡试不中的陈独秀。)

于是,科举始于隋,成型于唐,成熟于宋,也是教育的高峰了。可惜以后明清只取其形,学校教育有名无实,教育完全依托民间。以致跟世界发展脱节,等着的只是1904年的废除而已。

旧世界里举人或者秀才因为地位和学识可以成为新世界的开拓者,继续呼风唤雨,而另外一些低级生员或者老童生就只能作为孔乙己一样的存在了。

科举毕竟在公平选材,取代门阀政治,文官文治政府方面作用巨大。只是真可惜发起于宋的学校教育没有能够兴起。以至于逐渐僵化。但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不自我革新都会落伍。